• 裴翁弟子班招生通知
  • 1
当前位置:首页 > > 优秀论文优秀论文

宏扬易学风水中医基础捍卫华夏文化主权---李维恒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千书万卷,诸子百家之源,号称“群经之首”,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唯物主义的哲学经典之作,内容博大精深。《易经》除《周易六十四卦》外,还包括了历法、星相(即天文)、建筑、乐律、奇门、中医、气功、兵法、文学、史学、数学、物理、化学、经营管理、商务运筹、用人之道等各方面的应用学说,所以他是一本中华民族古代最朴实,是唯物的深奥文化结晶。中华儿女应传承、宏扬、保护他。

    一、中医理论基础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基础是在《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中而发展和运用。《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给传统的祖国医学代来了理论体系,形成了三个基础。一是实践基础:(长期而又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二是科学技术基础:(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和影响);三是哲学基础:(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其理论渊源。其中更重要的是《黄帝内经》的问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在易学的“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给《黄帝内经》指明了方向,而《黄帝内经》又给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一门学科。它是以《易经》“阴阳、五行”学说为思想方法,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基础,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而形成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以阴阳偏盛、偏衰,达到阴阳平衡是中医的基本特点。

根据《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发展史上,《中国医学大事年表》故《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问世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世出于公元前196年至公元前204(汉建安1-9);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根据《神农本草经》的发展;后世发展到公元1578(明万历6)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比如说:《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好比是个香炉,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好似香炉下三个脚。我国中医学药物学从此形成了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的问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练丹术、杏林仙方也是从此开始)给中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另外给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药物学成就,由此中医学在诊断、治疗、用药上都系统的按照易学的“阴阳、五行”理论,去划分疾病的阴阳五行属性和药物的寒、热、温、平,“四气五味”性能,后世在金元时期的刘宗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东恒(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等医学形成了“金元四大家”。明清时代温病学理论日趋完善,出现了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发展了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即用阴阳划分热病属阳,寒病属阴,“寒病热治,热症寒治”的理论。如外感要分出时令,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在治法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治则和用药,否则会导致病情加深加重)。这说明了阴阳的重要性。王清任发展了淤血致病理论,对中医学有一定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整理研究历代中医药文献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一并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在中医药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易学理论渗透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阴阳和谐对人体的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观念,也就是说,大自然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是中医学关于机体自身整体性,人体内外环境与阴阳在人体的统一思想,它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论法思想在中医学的体现。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整体: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形态结构上的统一性;二是功能结构上的统一性(集中反映为五脏一体观)。五脏一体观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腑、体、官窍、肢、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机能活动。机体的阴阳始终要保持相对的平衡;三是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比如说:易学的“五行”学说:即木、火、土、金、水在中医五行配五脏;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再则,五脏属阴,六脏属阳(五脏功能主藏、六腑功能主吸收排泄),可是五脏六腑之间的阴阳产生着密不可分的表里关系和生克关系。于宇宙的大自然关系而彼此。

似如心像太阳,肾似月亮的关系,心肾相交,人体才能睡好觉,日月相交,大自然才运转有序,其它三脏依此类推。再则,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即心与小肠、肝与胆、肺与大肠、脾与胃、肾与膀胱、六腑与三焦相表里。比如说,肾有病可导致膀胱有病,其它脏与腑依此类推;四是诊断疾病时以外则内。比如,中医的“四诊”即望、闻、问、切,如肝胆湿热的患者,必有面黄、消化不良、西医(大小三阳),女子有月经不调、痛经、分泌物异常甚至有湿热带下,白带代黄色有腥味等;五是治疗疾病时注重整体。中医治病十分注重整体观联,五脏与五行的关系,把各个脏腑及全身的关系考虑的面面具道,才开始理、法、方、药,达到阴阳气血的平衡,与西医的治则有截然不同之道。因为中医十分注重阴阳五行学说理论在中医学的运用,中医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

三、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和辨证论治方法

其主要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自然界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月球运转若稍有异常可导致女子月经失调)而成为致病因素或条件。

2、人对自然界的适应性其能动作用:人体有着与自然界变化基本相适应的规律,并能相应地产生病理反应。此外,人体还能主动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主动的改造自然环境,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诊疗特点,也是中医辨证阴阳思维方法的主要内容,它的过程也是理、法、方、药具体运用的过程。

辨证,是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为其组成要素)及其它病情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一种病理过程)其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阴阳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方法。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以症辨证,治(法、方、药)随证转。因为不同的“证”反应了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阴阳关系和矛盾,“治随证转”(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是一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这是辨证论治分清阴阳五行的精神实质,它既不同于辨病论治,也有别于对症治疗。故,《黄帝内经》“人途知药知神者,乃用药之理也,不知分阴阳,治其难也。”

在辨证论治指导下,临床上常采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展的时间、地区(方位)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以表现的辨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要密切深思易学的阴阳学说运用在人体的理论,去调整阴阳平衡,及五行学说配脏腑的理论关系,去考虑相生、相克乘侮的关系,掌握阴阳五行在中医的运用。我在行医几十年中认为作为一名易医专家,不但要研究易学风水,还要加深研究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的运用,而且还必须学习好《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个部分。这都应是易医专家必修之课。

四、五行配五季配人体五脏的养生之道

1、木于春,肝于木之道;《黄帝内经》“肝象木、旺于是春、其目弦、其神魂”,在五行中的木配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木为春天,在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木于肝脏;春季属木,是草木万物生长、发芽、开花之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变得旺盛。人体的肝脏在性质也属木,春天是养肝护肝的好季节,促进肝脏的良好运转,能够保持良好的代谢功能。而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上,肝可以保护心脏(因为木生火,肝属木,心属火),肝若有病直接影响脾胃(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故“自古神农尝百草,百草才能医百病”;在五行配五色(青、红、赤、白、黑)青色的食物属木,有补肝养肝,清肝明目之功效;如春天可以到户外踏青,放声歌唱,去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增强人的舒心感和提高人的思维活动,让那山青水秀、百花盛开、百鸟歌唱、阳光明媚的怡人春景给人换发青春的心灵。在春天要适当多吃竹笋、青豆、卷心菜、芹菜、绿紫茄、碗豆角、蓝莓、海藻、酸菜、绿茶之类的食饮;这样有效的帮助肝功能的养护,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同时更进一步明白五行的木在人体为肝的道理之作用。

2、夏于火,心属火,《黄帝内经》,“心主血脉、主神明”,人的血为什么是红色的,主要是靠人体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心火的滋化而成血,心在脏腑首要地位,它对每个脏腑都有影响,故“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人体之血,化生于脾,归藏于肝,统管于心,其在心气泵力之鼓动下运行不息,周流不止(一呼一吸血行六寸)。心犹如农田抽水机之马达,肝好似水库及各闸门,脾如同涌向各处的管道,共同形成一水利灌溉网。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之季,在五行属火,五脏,心属火,夏天最易上火或心绪不宁,故“汗血同源”,因夏季流汗过多,增加心脏负荷,所以夏季需要养心,同时夏季也是养心和调心的最佳之季。赤色属火,如西红柿、胡萝卜、大枣、红薯、红豆、茄子、葡萄、樱桃、红酒之类的红色食品需适当多食饮,对心脏有调养作用;故“红色入心”振奋感觉,减缓疲劳,畅通血脉,调节心律。上述都是养心极好食品,同时适当吃喝点苦味食饮(因火生土、脾属土、火克金、肺属金)能消减上火和口气。

3、长夏于土(秋老虎之季),这段时令天气暑热多雨,是人体胃口不适之季(长夏过多湿气伤脾胃之故),好引发中暑(吐泻),加之因炎热流汗造成食欲不佳,营养欠缺,气血不足,抵抗力低下,因此在长夏之季要呵护脾胃(减少小孩去医院的折磨),要多吃霍香、木瓜、黄豆、香蕉;长夏属土,五色属黄、黄属土、土味甘甜、黄色;如黄米淀粉、玉米、包谷糖,适当喝点黄酒,喝些苦乔茶等预防中暑和上火,也是有效的调脾胃的良好之季。

4、秋属金,肺属金,故“肺朝百脉”,《黄帝内经》、“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道理。经云:“天气通于肺”、“肺为宗气之化源”、肺能吐故纳新,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之场所。故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之人口有臭气)。金秋一词更说明了秋属金,秋天气候干燥,故“秋属燥”,在五色为属白色,白色的食物能补肺养肺,如百合、白萝卜、山药、菜白、葱白、大蒜、雪梨、银耳等均可养气润肺之功;同时秋季是调养肺病的好时季。肺属金,金生水,所以肺也是调节水液的机能之主,肾属水。但是要明白,肺属金、金生水、肾属水;金克木、肝属木之关系。

5、冬属水,肾属水,《黄帝内经》“肾为先天之本”,故“肾主藏、精、骨、发、肾生髓于脑、主命火、主纳气,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肾脏好主要靠自身的保养,是延缓身体衰老和寿辰的命脉之根本。冬季属水,五色为黑色,应多吃黑木耳、海带、香菇、黑枣、紫菜、乌鸡、六畜肾脏和血,肾与膀胱相表里,对通便利尿,调女子月经,延缓月经,推迟更年期和月经之血。女子经血似如花开花落,男女只要自觉的养好自己的肾,才是延缓衰老青春常在的根本;“宫女经”(肾是人生宝中财,一年四季春常在,世人朝幕养好肾,何愁百花不常开,女子若不常养肾,浓妆颜摸春不来)。人体的健康长寿,美丽不能全靠医药来保护自己,而切自己是自己的最好医生良药,要合理调节阴阳五行在人体的运用(十天不睡觉不行,连睡十天不起更不行),不能让阴阳失调,人生在世应是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和学习;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吃饭、喝茶和休息;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熟睡,这样在加上有良好的心态,才能确保自身阴阳平衡和百年不老的人生。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构成了大自然;那么,五行配上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又配上五色(青、红、赤、白、黑),所以我们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那些野生动物,生病了它都是靠自己利用大自然的金木水火土来给它调治。例如:动物不舒服了,用爪子在地上把土扒一扒,让自己的身子紧贴地面,放松,它借天地之灵秘,万物之精华来为自己排病。趟上一段时间不吃不喝就好了,动物每天都是吃的绿色食物,它不象人类大鱼大肉,超市、肯德基、麦当劳,动不动打吊瓶,人的病是不注意阴阳五行的合理调整又加上大吃大喝,乱医治造成的。上述我讲的阴阳、五行、五季、五脏、五色,都是过去皇宫善食秘法;那么为什么过去很多皇帝短命呢?因为皇帝万里江山的国事而劳心耗滤,加上皇帝后宫非常复杂,有三公六院,七十二妃女,房事不节而致短命之因。

五行、五季、五色对人体尤为重要,我们人体内外有很多颜色,比如说面部、手指甲就有好几种色,还有五脏、六腑各有很多色,还有骨腔也有很多色。所以说:妇人怀胎,在精卵结合时各有23种色素组成人体46种色素,存在于胎儿体内由腹中温育成人。之所以人体必须每日三餐要调食五色的搭配,才能益于健康长寿和青春常在的美丽人生。

《黄帝内经》、《老子道德经》里面都讲了生理健修的法则“人者天地养,医者疗病,因人、因时、因地”,在古代字下面有个“巫”字,后来又把巫字改成酉字,(黄帝内经六十讲经)查晓。是科学的。我认为治病“因人、因时、因地”是很科学的,更是很有疗效的,可“杏林仙方”,它重点用药和符咒利用神。(这个神叫科学),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所论述。例如,前不久我诊一妇人患肺肿瘤,肺属金,火克金,而南方属火,他偏要到海南,金生水,北方属水他又不去,我想她应去北方治疗是有效的。

张仲景在运用《黄帝内经》中“杏林仙方”的基础上,出世了“仙方活命饮”这个汤药专治一切内外科肿瘤、疮、毒痈疳的神方;方歌前四句:“仙方活命饮平剂,毒瘤疮痈俱可医,未成即消痛肿祛,已成化脓立生肌”,我用祖方几十年治好患者不少(具体哪些药物、用量、方法暂不公开,有缘者与我QQ联系,QQ号为982949916),易学风水与中医紧密相连,这是我国之宝,让我们子孙后代保护她,应用她为有缘人造福。

五、易学风水,中医是华夏传统产物,中华儿女应当宏扬、传承、捍卫她!

易学风水,中医药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人文中根深蒂固,是神圣的科学发展的法宝,属于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文化遗产,向世界申请注册,这一非物资遗产只有我国才有这个资格,世界任何国家包括韩国在内丝毫没有任何根据和理由向联合国申请注册,韩国国旗标志也是借我国太极八卦所制,是我国大臣以黑白鱼太极图所仿制国旗,后来受英国改红蓝色。韩方1953年才有哇,你多年青啦,怎么能和我国周文王比呀?你到我国河南省汤阴看看,韩方你就长知识了,我国不说你欺权罢了,反而你还想反客变主。我们华夏儿女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捍卫我们的文化主权!

 

 

 

 

湖北易医专家  李维恒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