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翁弟子班招生通知
  • 1
当前位置:首页 > > 优秀论文优秀论文

《周易》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典籍--张振东

摘要:《周易》中的“数”是自然背景的,易数是具有对物的依赖性的,与物质运行相伴相行,如影随形,吉凶之在五行生克制化之中。一部《周易》把万事万物的规律都包含其中,当然包含万事万物的所有及一切。如“时间”、“天人合一”等等。具有更为重要的是取其中和和谐之道,《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中,没有一卦和一爻是指示您行凶的,而是把事物的开始到终端,以和谐适中为目的,从卦辞爻辞中及古例中可以看出,古人是多么伟大啊!这就是当今在市场经济时代里,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需要法律、更需要《周易》的缘故吧。然法律因社会团集及个人的干涉,司法腐败屡见不鲜,所以,法律不是万能的;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周易》的教授、大师、专家审群书,取伪存真,建立和谐队伍,宏扬《周易》文化,高举风水文化研究的旗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复兴的战略举措。

风水文化复兴就是要复兴《周易》风水遗产圣贤文化,象《周易》中数理、五行生克制化一样,取其和谐之道,以达植福人类。我们宏扬光大《周易》,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伟大历史任务。“从情从理行善去恶,趋吉避凶教化世人”、“取长补短”、“干当孙子”、“不称霸”,为全球人类植福而奋斗!

《周易》曾经历了相当漫长的画卦,重卦(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系卦辞爻辞的发展时期,除了一是“记事之辞”,主要是采用古代故事,来指示卦爻的吉凶,论定其结果。如《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羊于易,凶。”所说的就是殷人的先祖王亥在有易之国作买卖,被有易之君杀害而夺其羊的故事;二是“取象之辞”,主要是采用一种事物,以人事的象征,来指示卦爻的休咎。如《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就是取枯树生出新枝之象,喻示所占之事的发展趋向;三是“说事之辞”,就是直接就人的行事本身,指示其休咎。如《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意指君子昼而努力,夕而警惕,其结果自然是“无咎”;四是“断占之辞”,就是论断吉凶休咎的词句。它一般是接在记事、取象、说事之辞的后面(也有在前面的),就前面所说的作出判断。如“……吉,无咎”、“……凶”、“……利贞,悔亡”等。

它还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殷周时期的生产生活史料,如行旅、战争、享祀、饮食、渔猎、畜牧、农业、婚媾、疾病、讼狱、家居乃至于妇女怀孕等等,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水平和哲学观念。

一、卦、爻辞中的历史故事

如箕子明夷的故事:《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这是讲殷末的仁人箕子的故事等等。

二、卦、爻辞中的民歌

如《明夷》卦中“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鸣叫的鸟儿飞在空中,无处觅食低垂着双翼。

三、《周易》中的哲学思想

《周易》虽然只是用来占卜的,但它的卦序的排列、阴阳爻的变化、卦爻辞的安排,却是蕴含着极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和谐应用的。如《乾》和《坤》卦包含了阴阳和合而生万物的意义。它基本上遵循了“非复即变”的原则。如《屯》和《蒙》,上卦和下卦是反对之象。还有矛盾关系及和谐之道等等。

《周易》丰厚的文化内涵,使我们在研究中要“团结各派、取长补短”,利用《周易》中和谐之道,探研我们未曾揭开的圣人遗产,建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易经是一部吉祥书(风水地理、四柱命理、中医相学、姓名学、奇门、六爻、大六壬、紫微斗数、铁板神数当然同理)。

四、趋吉之法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易经·乾》

“潜”藏也。“勿用”不是不用,待时厚积薄发,正所谓“隐者高明,省事平安”。

巨龙长蛇冬眠潜伏是为了保存自身。有意隐藏自己的才能和意图,是为了避免他人的注意和猜忌。一个人过分地显露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震王,祸将及之。”

养精蓄锐,耐心、退让、迂回,水不够深大船就不能行。

如:“刘备种菜”,刘备被吕布击败而投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刘备后园种菜。其实刘备是用的“潜龙,勿用”之计。还有楚庄王“一鸣惊人”;朱元璋缓称王等。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之士,哪一个不是采《易》之原理或易之大师、专家呢?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易经·乾》

“亢”有些人只知争而不知退,只知生长而不知衰亡,只知获利而不知所得必失。爻辞告诫人们,深知进取、引退、生长、灭亡的道理,行为就不会偏失正确途径。

如公元前494年至473年的“吴越争霸”;破太平军天京城后,“曾国藩让权减职”等。诫示人们不应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更重要的是,当成功时要看到以后的征程。在大喜的日子里,不被胜利冲昏头脑。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易经·否》

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看待事情目光要放长远一些,高瞻远瞩,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高临下,放眼未来。

如“范蠡激流勇退”、“隋炀帝虚荣浮夸”是很好的古例。然在当今“企业破产”之时,《易》学的教授、大师、专家应施展自己的才华,如建筑风水、玄空风水等去挽救,使国家、企业、个人减少一定的损失,植福人类。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易经·离》

做事竦然警惕的样子,慎重对待,没有过失和灾害。

“敬之”就是尊敬对方,“无咎”就是无害,“敬之无咎”尊敬别人,互惠互利。否则,辉煌人生终是黯然失色。

然而在现代社会,似乎很多人都有一种莫明其妙、不知所以的优越感和骄纵,当地人看不起外地人,大城市的人看不起小城市的人,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富人看不起穷人,白领看不起蓝领……,不可否认,人们在出身、受教育程度、外貌以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却不能因此将人作高低贵贱之分。生命都是平等的,富贵也好,贫贱也好,荣耀也好,卑微也好,它都不能改变人的尊严。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柔软的仁慈博爱的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易经·无妄》

不妄为,前往必获吉祥。

世间万物都有一种标准,就是道义、礼节等标准,这其实也是一种事物规律的表现。一旦严重偏离,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比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争名于朝,争利于市,首鼠两端,惮心竭虑,而自以为得计,营苟苟,纷纷扰扰之际,纵使得蝇头微末之利,却丧失了长远根本之利。更有以邪恶手段攫取财富,到头来难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贪利损身,求荣反辱的事,古往今来,还见得少吗?

现实中有一些人,做了坏事而祷告“神灵”,企图消失自己的罪恶。其实,这些都是没用的。消灾避祸之道在于堂堂正正做人,不要干违反道义的坏事,不要让自己在罪恶中越陷越深,以致无法自拔、自救,否则,早晚都要遭到报应。

如典型古例“舜行为光明正大”,他体贴父亲,原谅后母,宽容弟弟,尽管劳动辛苦,又缺衣少穿,但他毫无怨言。尧帝经过多年的观察考验,舜终于50岁代替尧帝行天子事。61岁正式登位。

也许在今人看来,大舜的这种仁德有些“傻气”。特别是那些腐败分子。其实,他的心里对一切恶行都是了如指掌。但他并没有以恶抗恶地去报复,而是以仁德来感化“恶”。这种行为不仅需要宽如大海的心胸,更需要“仁”来作支撑。《易经·无妄》和“舜行为光明正大”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典籍和法宝。

用心险恶、手段卑劣,虽有时候能获取蝇头小利和短暂的好处,但毕竟不是正道;只有内心仁德和平,行为光明正大,才是能够成就大事、行之久远的正确的做人做事途径。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易经·益》

扶危助困、救灾济贫,使别人受益,积德行善的人不会有灾难。

给别人的好处用在灾难的事上,这种古道热肠的高尚行为自古就有,是人人都应该做的。

古人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免不了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需要人助以克服时难。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别人有难处才需要帮忙,这是为人立世的本分。

只有帮助别人,乐于帮助别人,一旦自己需要帮助,别人会主动来帮助。当然,你帮助别人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得到回报,而是因为你有能力为社会多付出、多贡献一点。

如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齐国的贵族田成子予民于惠。一时“民归之如流水”。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真诚,感动了一个具有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名叫冯谖。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

今天,没有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的帮助,哪些残疾人、火灾、水灾、南方的冻灾等怎么能度过其灾难呢?

金钱上的富裕只是衡量成功的一种方法。真正快乐和成功的人是身体健康、在金钱上有安全感、在工作方面敢于接受挑战,而且对他人的生命具有影响力的人。俗话说:马有失蹄,人有落难,秦琼卖马,杨志卖刀。人在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慷慨解囊,日后发迹定会重报。平时的一步闲棋,关键时候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易经·升》

非常享通,有利于会见王公贵族,不用担忧。占得此爻,向南方发展吉利。

《易经》是一部借自然天道来比喻人事社会的书,所以升卦的象辞就说:树木生长在大地之中,生根发芽以后,承受阳光雨露的润泽,一天比一天高大起来。《象传》的作者由自然界的物象进一步又联想到社会人生,所以他说君子要成就美德,就要像树木长一样,一点一点地积累,集月夜成裘,聚沙成塔。

《系辞传下》说:“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对于坏事不能见微知著,早为预防,顺势发展,终必酿成大害。

《苟子·劝学》篇中有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在这里反复强申说,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对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应从小处着手积累,不断充实自己,有所前进,逐步达到高尚完美的境界。

如东汉名臣杨震,少时勤奋好学,拜名儒太常桓郁为师,攻读《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学者。当时称他为“关西孔子”。

杨震客居异乡二十多年,靠教书得来的微薄收入奉养老母。50岁举秀,永宁元年(120年)晋升为三公之一的司徒。

王密是杨震在刑州时举荐的秀才,为报恩当晚怀揣十斤黄金呈献杨震。杨震拒而批评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快给我收起来!”严肃地训斥了他。

从此,杨震“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品德一直被后世传为美谈。

后汉汉郎郑均,为人以孝廉好义著称。他的哥哥做县官时,常接受别人赠礼、钱财。郑均劝其哥不要收受贿赂,要做个清官,可他就是不听。

郑均没有办法,给人帮工,并把劳动所得的钱给了哥哥,再一次劝他为官要清廉。他说:“东西用完了,钱花完了,我们可以再去挣,还能重新得到,但是如果做官犯了法,贪赃受贿,就要终身被罢黜了,希望哥哥能够认真地想一想啊!”

他的哥哥听了以后,非常感动,改掉了贪财受贿的毛病而成为一个非常廉洁的官吏。

在当今经济社会里,你说需要什么?再需要什么?!

还有萃卦: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要想获得大利益,就必须花大力气,下大血本。

牛顿指出:“非凡的投入才会有非凡的成就,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如果你对一项工作用心到了“痴迷”的程度,那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什么事可以阻挡你的成功。

五、避凶之道。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易经·益》

不给他人利益,还要攻击他人。这种心态不要持久,不然就要坏事。

益卦上九爻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不要独占利益,更不要攻击他人,与人结怨,这样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而应该树立为人着想、不损他人的信念,如此才能长久,才能顺利。

人如果能在和谐的气氛中,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而无需争论琐事或竞争势力范围,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好。当你任由自己卷入人际冲突,玩手段、抢功劳、为小事争吵不休的纷争中,这些事会耗尽你的精力,影响你的态度,另外你还浪费了原来应该用在正事上的宝贵时间。

如春秋末年,晋国有一当权贵族叫智伯。然与名相反,不但不聪明,反而蛮横不讲理、含得无厌。自己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他还嫌不够。有一回,他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

魏宣子也是晋国一个贵族,很讨厌智伯的行为,不肯给他土地。他的臣子任章很有心计说:“您最好给智伯土地。”

任章说:“《周书》上说‘将要打败他,一定要暂且给他一点帮助;将要夺取他,一定要暂且给他一点甜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您给他一点土地,让他更骄横起来。再说,您不给他会把您当作他的靶子,向您发动进攻。您还不如让天下人都与他为敌,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宣子非常高兴,割让了一块土地给智伯。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包围赵国。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打进,赵在里接应,里应外合,内外夹攻,智伯便灭亡了,果然如任章所料。含欲不止,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是很可怕的。我衷心地再次告诉腐败分子们,为了国家、集体、家庭及自己,多学《易经》并向大师、专家多请教,也许对您的人生有用,其马能造福于自己吧!

自私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能“人人为我”,即不愿去践行“我为人人”这个前提条件。结果呢,就导致人在社会中没有安全感、关爱感。人与人之间互周互济,互相借重,团结一心,这样,不仅能共同做出一番事业来,还能相互倚重,保全自身。与人相处,若能做到互助互益,必大有裨益。

六三,来兑,凶。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易经·兑》

故意来取悦人,凶险。

他的目的不端正,动机不纯。

假如自己刻意地去讨好别人,那么既会让自己活得没有人样,又会让别人从心底里瞧不起。一味地去讨好别人,自己就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快乐,就会完全的迷失自己。关键不在于自己怎样去看别人的脸色,而是自己怎样做人和做事,倘若自己为人很好,事业也很成功,别人岂能不尊敬自己?

所以,绝对不能把时光浪费在所谓“怎样做人”、“怎样讨人喜欢”等无聊的方面,而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上。只要自己做出成绩了别人才会刮目相看你,否则的话,不论你怎样的去讨好别人,别人还是一样的瞧不起你。

没有人品又无本领的人,再怎么去讨好别人,也永远得不到他人应有的尊重。因此,自己应当把精力放在做好人和做好事上,绝对不能本末倒置。

反过来,六三爻也说了:“来兑,凶”,对有意来取悦所带来的凶险,是因为他目的不端正,动机不纯。知道了上面的道理,对前来讨好你的人的本意你也会有所了解。

佛经中说:“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太上感应篇中云:“无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古书有云:“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杀身。”“祸因恶积;福缘善庆。”“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书经云:“惠迪吉;从逆亡。”又说:“天道福善而祸淫。”

自古的圣贤,都是以不欺为主要的德行。因此,因果之事儒家有经书、注疏可供查考;在佛家来说,更是禁戒妄言。所以佛家重因果报应,自是不移之论;道家讲至诚感应亦不外因果。

教虽有儒、释、道三种差别,却同样戒妄言。圣贤仙佛万万不会以虚假诞妄的话来欺骗世人。更不会做恶,而是积德救贫、利益万民,以和谐为目的植福人类的。他们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不是把秘密不外传……只要你把郭璞、杨救贫的真著千篇万篇攻读,什么秘密都在其中。否则,他就失去了救贫之意!

如古例:有一次,齐景公打猎归来到达湍台,当时晏子在一旁侍候,梁丘据也驱车匆匆忙忙地起来。此时,景公对晏子说:“只有粱丘据与我比较和谐啊!”

晏子回答说:“你们之间只是‘同’,不是‘和’。梁丘据只是一味迎合您,和您保持一致而已,怎么谈得上是和谐呢?”

景公奇怪地问道:“难道和谐与保持一致还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晏子答道,“和谐就像做羹汤一样,用水、火、醋、肉酱、盐、梅来烹调鱼肉,先用火烧煮,再由厨师搅拌把它们揉合在一起,使味道适中,太淡了再增加调料,太浓了就加水冲淡。这样,人们吃起来才会津津有味,身心愉快。君臣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君主认为是正确的,要是意见中也有不正确的成分,当臣下的就应该贡献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君主意见中不正确的部分,使合理的部分更完善;被君主否定的东西,也可能是正确的,臣下就应陈述可以肯定的理由,帮助君主改正他的错误决定。这样,国家才会政治稳定,减少失误。所以《诗经》说:‘又有羹汤实鲜美,五味齐全散芳香,心中默默暗祷告,无人争吵秩序良。’先王调和五味,谐调五声,就是用来稳定人们的内心,以完成政事的。音乐的作曲和厨师的作汤,就是同政治活动一个道理,味道有五种,音乐也有五种,声音相配合才能成曲调,使人们听起来悦耳,感到心平气和。”

最后晏子把话题转到梁丘据身上,他说:“梁丘据这个人可不是这样,他对君主的话随声附和,君主认为是错的他就说‘不对’;君主认为是正确的他就连声说‘是’。这样就好比在水里面加进水毫无味道,谁会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弹一个声音,谁会去听它呢?可见,在君臣关系上不能一味地逢迎和保持一致,就是这个意思。”

晏子主张“和”而反对“同”,也就是主君臣之间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和谐,反对君臣关系中的唯唯诺诺,盲目的保持一致。在我国古代,“和”“同”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将这一问题的哲学认识到实践工作中去,又是重要的谋略思想。“和而不同”,既是治国用人谋略,又是认人之道。

小人的一个特点就是阿谀奉承、无原则地讨好和巴结别人。他们是只认有权的有钱的有用的,这就注定他们是抱着个人的丑恶目的与人交往的。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思想、利益,无原则地迁就、服从别人,不是有私心者谁能如此?所以,只要看到一个人具有拍马讨好的特点就是以断定他的人格人品了。

……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请问哪一爻是明示你行凶而不指明和谐之道呢?

郭杨地理、金锁玉关、乾坤国宝、玄空风水都是运用五行得位中和(这里的五行指的很多,如五星五行等等),只有玄空是灵变的。

四柱命理中:只有五行中和才是大富大贵之命。否则,就要在大运、流年、小运、胎元、命宫之中来补救。

姓名学也如此,首先找出四柱中的用神、调候,然后取其与用神、调候有关之字,并要意义而富贵。五行相生、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也要相生并要合吉数。

奇门遁甲以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时、空、数相配以构成基本格局和构架。以时家奇门最为重要,取其三奇、三吉门、五行相生等为吉。

大六壬以四课三传取其五行相生(注意:金口诀大六壬与此不同,它是取四象:即:地分、月将、贵神、人元,但仍是五行相生为易)。

紫微斗数、中医相学等都是以五行中和和谐为目的,这样才是大富大贵,只有学好《易经》,并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国泰民安,达到小康社会,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应用即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应用实践中,不断促进《周易》传统文化的和谐与发展。

因此,我企盼:各位女士、先生、特别是研究与应用易学的同仁们,“取长补短”,整合队伍,紧密团结在“弘扬周易,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功臣“山西闻喜政府”、“中国易经协会”的周围,进一步发扬光大易学,为全人类植福。这是与会者的共同宿愿,也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

“从情从理,行善去恶,趋吉避凶,教化世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的社会”。“为全球人类植福,构建和谐的世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望各位导师、教授、大师、专家,不负其使命!

 

 

甘肃省庄浪县龙水书店

OO八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