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翁弟子班招生通知
  • 1
当前位置:首页 > > 优秀论文优秀论文

说《易》---候永珍

    内容提要

    文章结合易史,通俗地介绍一:’易学的基础知识,并指出原始反终的整体考察和思辩推理的程序是因人的经验和直觉而得的现象,即现象通变。

    若象不广,变不通,则一个人就无法综合经验成为符号而掌握象的特征及其关系。并强调说:这一切要从象的变通中看到象所启示的人的行为效果及价值,掌握产生吉凶咎吝的判断,并以此做为取舍行为的标准..

文章最后指出,《周易》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崇高智慧!我们广大易友协起手来,将易学研究推向辉煌的新世纪。

 

说《易》

    易学起源于原始社会,夫易理由由伏羲氏创立八卦,又经汉代张良加以添补修正,经周公文王(姬昌)推演丰富,被称为我国文化的源泉,一直流传至今,可谓“源远流长”。

    易泛指夏代易学的《连山》殷代易学的《归藏》周代易学的《周易》。《周易》包括.≮易传》和《易经》。《易经》包括由八卦组合成的六十四卦卦辞、爻辞。卦辞是周文王在被囚里时愤演写出来,故卦辞含义隐蔽,充满了危机感。卦辞之后是爻辞,解说每一卦六爻每一爻的含义。

    《易传》有十篇,称为“十翼”。由八卦至“十翼”源远流长,经过悠久的时间累积了上古伏羲,中古文王和周公与近古的孔子这“三圣”的心血而成。故《汉书>艺文志》有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而因更增加了《周易》的权威性。

    《易传》是春秋战国时,知识分子已巫师中分化独立出来,他们开始从中一个角度来研究《周易》,从周文王演出的天地人这三方面的可能演变规律的形式推理,去探讨万物之情和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的流变规律,以及人们如何适应这种流变规律的行为法则和规范,发挥了天珲即人道合一的哲学思想。可说易学与自然现象观是不可缺少的,这是由于人必须先观象才能认识世界,包括人的生存环境的大宇宙和宇宙,甚至人的自身。故《周易.系辞》才有:“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马曾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下》“圣人设卦观象,系辞鄢而明吉凶”,“易与人地准,故能尼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道生死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夭垂象、地吉凶,圣人象人”

《系辞上》可以认为人网经验和直觉而得现象,乃产生八卦。象是天地日月、乌兽人物,故是宇宙一切万物.观象不只是观其静态之物,而是动态的体会过程,包括认识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状态变化,以及领悟之故,幽明之故,死生之说。故观象通变包括了原始反终的整体考察,思辩推理。若象不广,变不通,则一个人就无法综合经验成为符号而掌握的特征及其关系。最后还需要从象的变通中看到,象所启示的人的行为效果及价值,产生了吉凶咎吝判推、并以之作为取舍行为的标准..“八卦成列,象存其中”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上》此处所指的象就是把天地万物的象加以象征符号化,也就是八卦及重卦。故易的八卦系统就是法象系统,“是故: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明。”

《系辞上》易拟宇宙的全息,即宇宙间万物都是息息相关,故每一卦必须与另一卦有关,每一事物现象又是有内存的变化,此模拟内在变化形象定为爻,《系辞》言:“圣人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古凶,是故谓之爻。”《系辞》“道有变动,故曰谓之灸”,《系辞》“道有变动,故曰物;物相杂,故日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系辞下》“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晦吝菩也”。《系辞下》爻即是动象,于此可见;“一’’与“一一”,两个符号在八卦的网络中可看成表示“动"的情形,”这里可看出象与数相互发明、相互启示的关系。在易的经验中,不但象中有数,:数中有象,而且因象的掌握必然产生数的新组合。象数发展与融合是导致象易的意义和了解深入的一一个方法,易说明数象发挥相互论释的结果。

    我们进而可知《系辞》中何以有“易有太极”之辞.《系

辞》上日:“故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就是“太一”指此也可看成是涉及混沌(老子称之为元德或道)分化为阴阳过程。阴阳两象的启示,物的动有静、有刚有柔,有明有暗,静动对比,刚柔相济,明暗交行,正如《老子》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首声相和,前相随”。《周易》称“保合太和’’中庸称“致中和"

    “太丑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等的象、数、理及其所象征或比似的宇宙万事万物,只要是在对称、平衡的状态下,就一定会和谐,乐道顺天,优游自在,这乃是一种天理自然的正常原.理和正常现象。

    孔子论述到伏羲先天八卦时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润土,火炎上,但虽是相反相生,相互储存,谁也不可缺少。所以《幼学琼林》称:“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在人生哲学上又有所谓:一“和气致祥”、“和气生财”、“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

    《易传》认为,它已穷尽了真理,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的体系。“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如其圩而已者矣’’。《系辞上》而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论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同上)这就是说,“易概括了天下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任何具体真理都已被包括进“易”这个绝对真埋之中去了(“昌大下之道”、“弥

论天地之道”)。因此“易”既能“范围天地之化”,既包括天地问一切事物的变化,又能“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即从阴阳的对立转化中预测未来,指点迷津。照这样讲,易,就是一个封闭的绝对真理体系,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了,这当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易传》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它集中厦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崇高智慧,并且至少仍能给人以不少启迪。是中国古代哲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真谛的深刻认识。可谓揭示气了自然界与社会生活的辩证普遍规律,思维的结晶,至今还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是我国经邦济世的宝典。

    《周易》包括宇宙蕴含世界象征;易学如何将面对未来便是我国文化上的大进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周易的秩序产生,生命的起源,现已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趣、必竞在多学科的探司研究:之中开掘思路,不可巫说,科学的一体两面,科学有其穷尽时,但易学却可与大地同步而达于无穷。

    我们今日研究易学,已不能停留在空谈的理论,应该运用科学现有的成就透过实验而加以整理的结合。从易学的推演得知,新世纪,将是中华文化大放光彩的世纪,而这是有赖每一位易理学者,发挥各自的智慧,共同努力才能达刊的。让我们相互勉励,携手共进吧。

 

黑龙江省大庆市    侯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