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翁弟子班招生通知
  • 1
当前位置:首页 > > 优秀论文优秀论文

《易经》与中医阴阳学说----万仁全


万仁全(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中医养生专家、健康教育专家)

 

摘要:《易经》是中国文化的始祖,它揭示人类与地球运动、天体运行、时空演化、自然规律与人类生存、繁衍、昌盛发展,奠定了体系最原始的基础。它是宇宙万象万物变化之哲理,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中医药学的胚基,是中华文化智慧的源泉。尤其是对中医学影响巨大。对中医药的实践与发展及理论总结起到了促进研究和发展的作用。易经的阴阳论直接指导中医的临床和辩证施治及理、法、方、药。因此有“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之说。

关键词:《易经》、中医、阴阳、关系

一、 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认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冷、方位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躁动和宁静等。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运动这个概念来揭示自然界中的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互相转换。认为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消长等现象是事物本身固有存在的,从而进一步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对立 ②阴阳互根 ③阴阳消长 ④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太极、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转化由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阳中藏阴、阴中藏阳、阴阳互相转化。

 

二、 阴阳学说来自于太极,太极指导着中医临床的辩证施治

易经太极图、八卦图都是宇宙全息的缩影图。浓缩着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律,如长线表示阳,短线表示阴。

如宇宙的白天与夜间,比喻为白昼,白天有阳光是光明的喻为阳,夜晚黑暗喻为阴。这种现象相互转化称为阴阳互根,有了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说。中医临床中的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在其首。说明阴阳在辩证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医先祖,结合长期临床并遵循太极八卦原理,在诊治上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中医用阴阳学说、整体观、宇宙观、人体观、天、地、人、精、气、神,适时辩证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在《皇帝内经》中已经广泛应用易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对人体部位、组织活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明代张景岳指出:“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

1、 从事物现象的阴阳属性分类。空间、时间、季节、性别、温度、亮度、重量、事物运动状态。中医将阳性分为:天、白天、春夏、男、热、光亮、轻、上升、向外、明显的、动的。阴性分为:地、夜、秋冬、女、寒、晦暗、重、下降、向内、相对静止的。

2、 人体部位、组织功能活动的阴阳属性类。阳为:表、背、上部、皮毛、六腑、血、兴奋、亢进的。阴为:里、腹、下部、筋骨、五脏、抑制、衰退。而且阴阳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失调就容易发生疾病。医生用药,首先辩证是阴证或阳证。如果失调就要调整。平衡了,症状就消失了。所以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而且通过斗争、协调维持着平衡。在人体表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生理状态。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又影响了人体阴阳的平衡,失衡了也就导致了疾病的发生。主要表现在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四个方面。《皇帝内经》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指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已发展到具备转化的可能性。

 

三、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药的整个理论体系。它既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又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的一般的基本规律。阐述人体结构组织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记载:“人之有形,不能阴阳。”     

1、说明人体的组织。

阴阳学说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完整体,所有的五脏六腑既有机联系,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以人体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对五脏来说:心、肝、脾、肺、肾为阴。对六腑来说:小肠、胆、胃、大肠、三焦为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生理活动可用阴阳来概括。物质属阴,功能属阳。凡气血津液等物质属阴,而气血津液的运行及功能的发挥属阳。在正常情况下,阴阳消长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造成疾病的发生。

      生病用阴阳的观点来说就是阴阳对立依存关系发生了破坏,失去了正常的阴阳相对的平衡,而造成了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皇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人体正气不足就能致病 (现在我们所说的就是抵抗力差了就生病了)。人体正气有阳气与阴气之分,也有阳邪与阴邪之分。阳邪致病就会阳盛伤阴的热证,阴邪致病又会出现阴盛伤阳的寒症。阳气虚弱不能制阴,则出现虚寒症等等现象都可说明阴阳盛衰而出现各种临床表现。所以《皇帝内经》总结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4、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偏盛偏衰都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表里不一、临床症状不一。不论疾病的症状及体征千变万化,但基本性质可概括为阴证与阳证两大类。

          临床上八纲辩证的方法就是以阴阳作为总纲领。把疾病的部位(表里)、病象的性质(寒热)、正邪的消长(虚实)确定后再细辨。

5、确定治疗原则

          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是导致疾病的内在变化的基本因素。治疗原则是从调理阴阳出发,促使“阴平阳秘”,恢复人体阴阳的平衡,达到正常的状态。临床上因阳热太过而伤阴者给凉性药物治其热,同时兼补肾,所以有“热者寒之”。因阴寒太甚而损阳气者,则服温热药物以治其阴,所以有“寒者热之”。因阴虚而不能潜阳而致阳亢奋者,则以滋阴潜阳,即“阳热治阴”。如果阳虚不能制阴而阴偏盛者,要益阳以消阴,即“阴病治阳”。总之在临床上要调节阴阳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四、 中医的阴阳辩证与《周易》的阴阳一脉相承

     中医《内经》应用《周易》的阴阳思想而产生了阴阳论。《内经》阐述:“夫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易经》认为:阴阳双方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乾坤即阴阳”。

    《易经》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化生万物。

《易经》符号系统基本要素“—”“––”可谓一长为阳,两短为阴,代表着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趋势。《易经》用阴阳的不同组合构成八卦、六十四卦和太极图,把阴阳的思想都蕴含其中。正如药王孙思邈总结一生行医时指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充分说明“医易同源”及阴阳大论,融合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