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翁弟子班招生通知
  • 1
当前位置:首页 > > 名人名著名人名著

《手相精华》新书发行— 裴翁书籍

 编者序:

相术让你“舜间识人”

 

相术,是根据观察人的面相、骨相、身相、手相、足相等,以推测人的性格,健康和预知人命运的一种方术。相术自创始以来就与人的命运建立了互为阐释的联系,也因此坡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扑朔迷离,深奥莫侧。

 

中国相术,可谓源远流长,它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它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吸收了易经、天文、儒、释、道文化以及中医等方面的精华,在数千年的发展衍进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极具民俗性、社会性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学科。

 

相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约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之际。《左传·文公元年》载:一次会葬中,公孙敖听说周天子派来参加葬礼的内史叔服会看相,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叔服对公孙敖说: "谷可以祭祀供养你,难可以安葬你。谷的下颔丰满,其后代必定兴于鲁国"《史记》、《吴越春秋》等史书中亦有关于姑布子卿、吴市吏等早期相者活动情况的记载。至战国,看相始流行。《增孔子·执节篇》载:魏安茵王问子顺,拜马回为相是否合适。子顺答曰:"长眼猪视者诡诈。"后马回为相,终以谄获罪。

 

此时看相之术虽已流行,但主要作为一种参政手段被人注意,职业相士和严格意义上的相学理论尚未出现。两汉时期,相学得到迅速发展。仅刘邦一家看相的事迹,《史记》就有种种详细的记载。但凡汉代发迹显达之人,如丞相周亚夫长平侯卫青,吴王濞,淮南王英布,将军李广,御史大夫倪宪等,都有命相故事传世。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连皇宫挑选嫔妃、采女都须经相士过目。随着看相习俗的广泛流行,此时相学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汉书· 艺文志》载有《相人》二十四卷。

 

据《怀庆府志》记载,仅当时的著名相士许负就著有相书《德器歌》、《五宫杂记》、 《听声相形》诸种。两汉以后,迨至李唐,看相成为重要的社会职业,相书多达三十余种,一百三十多卷。此后宋、明两朝,看相风气发展到颠峰。许多相士成为显贵,不少知识分子、上层名流以浓厚的兴趣研究相学理论,大量相书充斥书肆。明以后,相术逐渐流向民间,成为江湖术士敛财养家的手段。

 

自此,无论相学理论还是看相技艺都少有新的发展。古代相学名流群芳灿若星辰,如春秋时期的姑布子卿,战国晚期的唐举,汉代许负,唐代袁天纲、李淳风, 宋初麻衣道者、陈搏,明代袁忠微,清代陈钊等,皆负盛名。其社会影响不在同时代的达官显贵、文人学士之下。

古代相学著作多不胜数,但大多数是相互转抄,自成体系又较实用的主要有《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神相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其中又以托名五代术士麻衣道者的《麻衣神相》流传最广,托名宋代陈搏的《神相全编》体系最完备。

 

生存在人迹混杂的现代社会中,相术越来越见其用武之地,既然能通过人的体貌、神态,洞见人的内心世界,那于人际沟通无疑大有裨益,即所谓“知人知面又知心”在处世交友、鉴人用人方面,人人都可以通过相术找到庇护自身、了解他人的巧妙方法。

 

相术虽然看似深不可测,但只要熟读本书,即可找到门径,进而入得殿堂。职场打拼的草根,研读之后,可瞬间成为交际高手,提升人脉,找到晋升之路;经理、CEO读后可具一双“金睛火眼”,选拔人才得心应手;社会人士读后,可对自身运势了如指掌,如深入研究,还可成为相术高手。

 

 

 

裴翁  

   

1993年1月11日于中国广州

 

目录

 

一、手相的准确率是否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二、需紧记的线

 

三、生命线

 

四、命运线

 

五、智慧线

 

六、感情线

 

七、健康线与疾病

 

八、婚姻线

 

九、财运线、旅行线、神秘十字形

 

十、手相与人生

 

十一、手相诊测术

 

 

本文由中国易经协会整理发布!

转载请说明出处!